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下载中心 >> 正文
 

教务处十三五规划总结暨十四五发展工作思路

2023年07月12日 10:21  点击:[]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全面进入转型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特别是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将“十三五”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学校秉承“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教育理念,以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1.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学校出台了《沈阳工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和《沈阳工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构建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学校所有专业全部对应产业链、创新链,形成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专业群,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转型发展要求。

1)对接辽宁产业,优化专业设置。 2012年,学校参加合格评估期间共有4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近年来,学校主动撤销本科专业2个,停招本科专业5个,现有本科专业39个(其中2个为2018年新招生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学校制定了《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专业准入、预警与退出机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设置应对接辽宁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的原则,对学校现有专业设置进行了优化布局,规划了电气技术、能源动力、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社会服务五大专业群,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

2)强化专业特色,打造优势专业。按照“合理布局,全面提高,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使其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此外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其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沈阳工程学院优势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荣誉称号

授予时间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07

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

2009.12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1.06

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

2015.07

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18.12

2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3.07

辽宁省第二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19.06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1.06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2012.06

4

能源化学工程

辽宁省重点支持本科专业

2012.06

5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支持本科专业

2012.06

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

2017.12

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

2017.11

6

自动化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3.05

7

测控技术与仪器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2013.05

8

农业电气化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4.07

9

通信工程

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2018.10

10

社会工作

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

2017.11

辽宁省第二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19.06

1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辽宁转型示范专业

2017.11

3)围绕经济发展,办好新增专业。“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设了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5个本科专业。学校一方面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校、院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新专业申报、论证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一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并给予重点支持。


2.课程建设得到强化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台了《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等相关管理制度,依据培养方案中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标准开展课程建设。以“规范管理、优化体系、加快改革、强化实践”为基本方针,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管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快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的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批省、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课程。

1)课程数量充足,结构分布合理。2016年培养方案统计,学校本科设置课程数量共1534门,其中,必修课1046门,占课程总数68.18%;选修课488门,占课程总数31.82%。课程数量及结构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提高课程质量,建设优质资源。“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推进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发挥精品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2018年,评选出应用型示范课24门。目前在建辽宁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引进国内知名高校MOOC课程32门,丰富了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

学校建设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统筹精品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的管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高优质课程资源利用率。学校建有在线教学资源库,目前已经建成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多个资源库,有力推进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

3)结合教学改革,推进教材建设。学校鼓励教师结合应用型教研教改项目、精品课程建设等编写有特色的应用型教材。制定了《应用型教材建设标准》,2016年组织开展了应用型教材建设工作,鼓励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全校已经有40部应用型教材获得学校立项支持,其中大部分为校企合作编写,促进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的同步。

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定期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针对教学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工作的重要事项,详细谋划和制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将教学工作会议作为常项工作会议,将教学工作作为全校中心工作,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经费优先教学,保障教学运转。学校“十三五”期间出台了《教学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学校经费使用能够首先满足各项教学需要,保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转。此外学校逐年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需要。

2)合理配置资源,夯实实践教学。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扎实开展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出台了《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积极筹措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改造升级。

3)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学奖励。学校开展了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质量奖评选、教材评选、教学名师评选等工作,加大对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的激励和奖励,在工资分配、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明确规定教授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并与教师的考核挂钩。

4)开展教学评价,落实质量监控。学校专门设有教育教学评价中心,对教师教学情况、二级学院和教学部门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监控和反馈,从个人到单位综合评估教学工作,督促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4. 师资队伍日趋合理

“十三五”期间,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高级职称教师主动投身本科教学一线,较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1)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师德建设一票否决规定》《师德师风评优量化考核指标》《师德标兵评选标准》《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和《校风、教风、学风专项治理整改方案》等文件,大力调动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在教师中形成了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治教、遵守学术道德的良好风气。

通过实施师德师风评优量化指标,使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聘期考核和奖惩及各类人才工程遴选的全环节,贯穿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强化了新入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设置了专题系列培训课程。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担任班导师和班主任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7人,“沈阳市五一奖章”3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35人,“校优秀共产党员”53人,涌现出了“德学双馨,待生如子”的秦宏教授和“身患重病,坚守讲台”的宛波老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2)实施激励政策,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学校制定了《岗位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绩效津贴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注重对教师岗位必要任务的考核与激励,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加强督导指导,构建了教学评价机制。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督导实施办法》《二级教学督导工作实施细则》《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制度》等文件,建立校、院两级督导机制,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听课、指导、反馈,对教学内容、试卷质量、毕业论文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进行定期督导、定期反馈,实现教学督导“全覆盖、全方位”。

3)加强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专项课题(备案式项目),累计立项223项,投入经费19.5万元,并编制了《2016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专项课题成果汇编》,教师参与度高达90%以上。2018年,学校投入100万元经费启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以“示范性”品牌引领,评选出应用型示范二级学院3个,示范专业8个,示范模块7个,示范课程24门,示范二级项目9个,示范教2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3个。

4)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明显提高。学校坚持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比、教学效果网上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工作。近三年评价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学生评教成绩超过90分以上的教师达98.44%。近年来教师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大赛)奖7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9项,市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68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79项,近三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具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人选1人,省百千万层次人选12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人。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5)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反哺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出台了《科研业绩记分标准》,引导教师将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支撑人才培养,纳入量化考核。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中,把教师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对接,使学生能够紧跟领域前沿科技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一线新理论和新技术。同时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利用科研平台,丰富了教学模式,提高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6)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学校出台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办法(试行)》《课程评价办法》等相关政策,2017年投入经费100万元启动了转型示范质量工程项目,评选出应用型示范二级学院3个、示范专业8个、示范模块7个、示范课程24门、示范二级项目9个、示范教材2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3个。周期性开展教师教学质量奖评选,先后有20名教师受到表彰。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校300余名40岁以下教师全部参加了比赛,表彰了教学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12名。开展了三届“教师教学质量奖”评选,共评选出30名获奖教师。立项参加学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教师达到380余人次,参与转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

二、“十三五”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专业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有待进一步加强

1)问题表现

经过十余年本科办学的实践,学校逐步确定了“面向能源电力行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各专业按照学校发展定位,全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实践教学体系,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部分专业实际培养效果距离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原因分析

学校升本以来,依据学校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确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但部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与转型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部分专业没有明确的服务领域或对服务领域的专业标准认识有限,未能构建全面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2. 高水平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1)问题表现

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偏少,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重申报、轻建设、轻应用”现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教材建设比较薄弱,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2)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对课程资源建设尚显不足,各专业开展课程建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往往基于教师个人、教学团队的内部需求,未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理念。

二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水平还不够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教师投入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应用不多。部分教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不足,应用效果不佳。科研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机制有待健全。

三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应用新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不够深入

1)问题表现

一是目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个别专业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并未在校内相关专业推广开来。二是部分专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阶段,不足以支撑和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校企合作形式相对零散,人才培养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合作项目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合作内容开展得较少。

2)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规范、保障和激励作用发挥不够。二是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还不够到位,概念不够清晰,理解不够深刻。三是部分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有所欠缺、工程实践能力稍显不足,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四是现有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4. 学科领军人才缺乏

1)问题表现

学校重点发展学科领域缺乏高端领军人才,造成我校在重点学科领域向国内一流学科层次迈进难度较大,很难形成质的飞跃;学校缺乏国家级教学名师,缺乏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的大师级教师的带动引领。学术梯队及青年拔尖后备人才建设相对薄弱,某些领域出现人才断档和人才短缺现象,不能满足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2)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人才配套政策不完备,缺乏充分发挥高端人才能力水平配套的制度政策,缺少适合的学术团队,学科科研平台层次不高,大型高端实验设备不多,尚未配备高端人才科研及工作助手等,高端人才工作环境相对薄弱。

二是学校受财力限制,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三是学校受到学科层次制约,缺少国内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基础,目前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引进高端人才难度较大。

四是学校升本时间不长,缺少高层次人才储备,自身培养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难度较大,新进青年人才成长尚需时日。

三、对策与建议

1. 深入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专业需要深入学习研究国家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入调研分析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学生的理论知识遵从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及专业发展需求;按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岗位任务设计成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专业实践训练,提升就业竞争力及就职后的岗位适应力。

2.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一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规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建设现状,统筹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加教学建设专项经费,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结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教师考核制度改革,通过绩效调节,鼓励教师多开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增加课程总量,编写特色教材。

三是加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的资源建设,打造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一批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MOOC资源。

四是打造信息化课程学习平台,建设课程中心,优化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完善教学信息化培训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提升师生信息化资源使用素养和能力。

五是进行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 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是在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各环节,完善人才培养相关管理制度,如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管理办法、能力模块实施管理办法、项目制教学的执行标准、团队教师管理办法等,并出台更多关于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的相关激励政策,做到执行有力、落实有序、检查有据、评价有理。

二是要广泛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与先进经验,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现有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广度。加强示范专业、示范模块、示范项目、示范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宣传,组织改革经验分享会、专项立项、课堂教学观摩等;学校、各二级单位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培训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各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不断细化、调整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位。

三是通过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定期、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聘请高层次的企业兼职教师等措施,逐步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断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是坚持校企深度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筹、共赢。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引入先进设备、增加设备台套数、扩大实验实训教师的比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引进学科领军人才

一是制定高端人才建设规划,成立人才服务常设机构,聚焦重点学科专业,完善人才引进与服务配套政策。

二是学校加大高端人才引进与宣传力度,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发展计划”和“高端人才促进与支持计划”,通过营造环境、构建团队、储备项目、智力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引进促进策略,实现我校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的突破。智力引进高端人才来我校做学术报告、指导学科建设、申报科研项目、开展学术团队建设等工作。

三是学校增加人才工作的财力投入,充分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资金、企业捐助资金、学校人才专项资金,集中局部资金优势形成重点人才引进突破,大力引进高潜力、高效能的青年人才。

四是学校加大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力度,选拔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的中青年教师,加以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促使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快速成长,逐步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学名师,造就未来学校转型发展、事业腾飞的中坚力量。

五是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构筑高端人才发展平台。建立高端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强化高端人才的目标绩效和过程绩效考核,引导高端人才全身心投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上一条:教学研究与改革质量报告 下一条:沈阳工程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关闭

 

版权所有: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邮政编码:110136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