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规章制度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党群建设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校友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实验室

2019年05月30日 14:54  点击:[]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沈阳工程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学创新学术团队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新能源学院为依托组建,2015年由辽宁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团队依托新能源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组建,团队中集成了材料学、化学、化工等专业人才,有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2名,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学术团队。 

近年来,能源材料与化学创新学术团队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完成省级项目14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3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检索近10篇次,拥有专利7项,获省、市科技成果7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团队研发的金红石(TiO2)等单晶体、数控焰熔法晶体生长技术和设备已经实现商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特种光电单晶体材料的生长条件、机理、技术和设备、新品种、晶体性能检测和应用研究、中试和成果产业化转化工作。晶体生长是化学类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涉及晶体原料的常规合成和晶体的高温合成、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科学与技术等知识点。金红石等单晶体是典型的光活性材料,在高效光电转化、光学通讯、超导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由于它们熔点高、是氧化物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一般方法很难生长出高品质完整晶体。实验室研发的焰熔法生长技术已经生长出优质晶体,经过科学检测和用户应用,已经完全领先于世界水平,替代进口,相关晶体和设备已经实现市场化。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团队成员科研课题为平台,先后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0余人次,资助(生活补助)金额6000余元,资助项目经费6万余元。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活动,学到了科研活动的一般方法,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或者预习了相关知识,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后有10名学生发表论文6篇。在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同时,团队还与兄弟院校共同开展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前沿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是我省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基地。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多年来结合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培育,重点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促进了我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对我校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将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吸纳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到项目中来开展课题研究,为我校的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做贡献。 

重点实验室建设将吸纳在校本课学生参加到化学药品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溶液配制、器皿使用、化合物合成、滴定分析、仪器分析等化学实验和化学化工仪表适用、燃烧、传热、流体化工等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实验实习机会,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辽宁省特种光电转换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将按照国家“五化”发展战略,以目前国际前沿光电功能单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为核心开展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内,实现专职人员的引进3-4名,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3项,实现成果转化2-3项,建设成果将为提升辽宁省的综合竞争能力做出贡献。 

相关照片附后。 

 

1 团队研发的STO晶体

 

2 团队成员自行设计制造的数控火焰法晶体生长炉

 

3实验室一脚(学生正在进行化学合成实验)

4 金红石单晶体生长技术专家专业学术研讨会

 

上一条:沈阳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下一条:新能源光电材料制备与分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关闭

 
版权所有: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邮政编码:110136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